
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,中国机器人大放异彩,不仅展示了多样技能,还在各行业广泛应用,其发展态势引发关注。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,且在政策支持下,产业未来发展被寄予厚望。
博览会上中国机器人的精彩展示
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,各类中国机器人展现独特魅力。重庆精金机器人有限公司带来的身高近1.7米、体重近7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是今年新品,克服了手臂过重导致重心不稳的难题,具备人脸识别、语音交互、智能避障等技术亮点,可用于展厅讲解、前台接待等领域,推出不到半年已销售上百台。上海归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将AI与心理健康服务结合,其人形机器人能通过多模态综合感知,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情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,自去年下半年面世以来已销售近万台套,中国市场供不应求。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展台上呈现精彩格斗表演,出拳迅猛、踢腿凌厉,摔倒能迅速起身,拥有先进的动态平衡算法。
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及认知变化
当前,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渗透千行百业,在家用服务、仓储物流等领域,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显著提升。在本次展会上,机器人从工厂走向日常生活,如与人下五子棋、冲泡咖啡、搬运货物等。现场观展的工科领域教师刘女士认为机器人行业是未来就业风口,人形机器人融合多学科知识,可通过校企合作设计课程,增强学生在机器人编程、设计等方面的能力。
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市场地位与政策支持
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,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行业。2025年8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。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,机器人行业从业者张永攀认为,中国一方面要巩固机器人产业链优势,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挖掘更多应用场景;另一方面要积极适配不同国家市场的文化和法律,推动机器人产品出海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没有相关内容!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