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9月5日,据多方消息证实,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美国半导体企业博通正式达成价值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,双方将共同研发自主人工智能芯片“XPU”,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。此举旨在突破当前算力瓶颈,减少对英伟达芯片的过度依赖,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
百亿订单敲定科技巨头自研芯片成趋势
9月5日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,OpenAI与博通的合作聚焦于定制AI芯片设计,量产工作将于明年正式启动。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Tan在周四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开宣布,公司获得了一笔来自第四大客户的100亿美元定制AI芯片订单,尽管未直接点名,但知情人士已确认该客户正是OpenAI。对于此次合作,博通和OpenAI均选择拒绝置评。受合作消息及超预期财报业绩推动,博通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4.5%,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30%。这一战略布局与谷歌、亚马逊、Meta等科技巨头自研专用芯片的趋势高度吻合,标志着AI行业对算力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迫切。
“XPU”剑指英伟达定制芯片业务增速将超GPU
与英伟达、AMD等厂商主导的通用“GPU”不同,博通为OpenAI定制的芯片被命名为“XPU”,专为AI任务优化设计。分析指出,XPU的推出有望在快速增长的AI基础设施市场抢占更大份额,这也是支撑博通股价持续走高的重要因素。博通在定制芯片领域经验丰富,此前曾与谷歌深度合作开发“TPU”AI芯片,双方合作已延续至第七代产品,2024年该项目为博通带来80亿美元收入。汇丰银行分析师预测,到2026年博通定制芯片业务的增长速度将显著超过英伟达的GPU业务,尽管目前英伟达仍占据AI硬件市场主导地位,但其增长势头已较行业初期有所放缓。
算力需求激增OpenAI自研芯片解燃眉之急
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长期强调公司对算力的迫切需求,既要服务ChatGPT等产品的海量用户,也要支撑更强大AI模型的训练与运行。作为英伟达AI芯片的早期大客户,OpenAI对高性能硬件的需求量极为庞大。上个月,Altman明确表示,为应对GPT-5的增长需求,计划在未来5个月内将计算集群规模扩大一倍,自研芯片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举措。据接近项目的人士透露,这款XPU芯片将仅供OpenAI内部使用,不会对外销售,专注解决自身算力瓶颈。与此同时,OpenAI还通过微软Azure服务引入AMD芯片,多路径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没有相关内容!
暂无评论...